2022考研大綱:齊齊哈爾大學708中外音樂史202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大綱不僅能給你一個復習的方向,還能幫助你梳理整個知識脈絡,方便記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2考研大綱:齊齊哈爾大學708中外音樂史202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的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考試要求:
 
中國音樂史部分(分為中國古代音樂史與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兩部分)
 
中國音樂史古代部分考試范圍從遠古至清末歷史時期。考生應對不同時期的音樂文化史實,音樂文化現(xiàn)象,音樂種類、風格流派、音樂形態(tài)和傳承方式,音樂文化交流等領域,包括對人物、事件、文獻、樂器、樂譜以及音樂史學研究狀況、音樂史學研究成果、音樂文物考古等,有相當?shù)?、具體清晰的認識。
 
中國音樂史近現(xiàn)代部分重點考查考生對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期音樂文化生成和演變的史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經(jīng)驗教訓等方面的認知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對這一時期所發(fā)生的各音樂文化現(xiàn)象有較清晰、具體的認知,并掌握各時期不同的重要概念,為獲取專業(yè)所需要的信息及進一步提高音樂水平和學歷層次打下扎實的基礎。
 
西方音樂史部分
 
要求學生對西方音樂發(fā)展中的重要概念;音樂體裁;各不同時期音樂發(fā)展的一般狀況及作為整個時期音樂創(chuàng)作的風格特點和取得的藝術成就;各不同時期具體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點及成就;對作曲家的代表性音樂作品的理解等主要方面。為便于考生的復習,特規(guī)定以下考生所需復習重點的具體要求和綱要。
 
二、考試內(nèi)容:
 
中國古代音樂史
 
一、  遠古(約前21世紀以前)
 
(一)  概  述
 
(二) 遠古時期的考古音樂資料
 
陶塤、骨哨、骨笛、陶鐘、原始樂舞圖
 
(三) 歷史傳說中的遠古時期音樂
 
葛天氏,伏羲氏,女媧,神農(nóng)氏,黃帝,堯,舜,禹
 
(四) 關于中國音樂的起源
 
1.中國音樂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已經(jīng)萌芽
 
2.萌芽時期的音樂反映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
 
3.萌芽時期的中國音樂具有多民族的特點
 
二、 夏、商、西周(前21世紀至前771年)
 
(一) 概述
 
(二) 歷史傳說中的音樂作品
 
《時日曷喪?》,《大濩》,《桑林》,《大武》
 
(三) “雅樂”與禮樂音樂
 
1.“雅樂”的來源
 
2.禮樂制度
 
3.專職樂師的產(chǎn)生和音樂機構的建立
 
4.音樂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四) 民間音樂和少數(shù)民族音樂
 
1.《易經(jīng)》中的民歌
 
2.《詩經(jīng)》中的早期作品
 
3.四夷之樂
 
(五) 樂器的發(fā)展
 
1.考古發(fā)現(xiàn)的古樂器
 
2.甲骨文中關于樂器的字
 
3.“八音”樂器分類法
 
(六) 樂律學的形成
 
1.古樂器測音與音階問題
 
2.十二律、五聲音階名稱的產(chǎn)生
 
3.宮調(diào)理論
 
三、 春秋戰(zhàn)國(前771至前221)
 
(一)  概述
 
(二) 民間音樂
 
1.雅樂的衰落和俗樂的興盛
 
2.《詩經(jīng)》
 
3.《楚辭》音樂:《九歌》
 
4.荀子《成相篇》
 
(三) 音樂表演藝術的發(fā)展
 
1.歌唱藝術
 
2.古琴藝術
 
(四) 樂器和器樂音樂
 
  編鐘,編磬,琴,瑟,笙,排簫,篪,筑,箏,樂隊
 
(五) 樂律學
 
1.三分損益法
 
2.曾侯乙鐘的樂律學文字
 
3.其他有關樂律學的記載
 
(六) 音樂思想
 
1.孔子、墨子、老子、莊子及荀子關于音樂的論述
 
2.《樂記》的音樂思想
 
四、  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前221至后589)
 
(一)  概述
 
(二) 漢樂府
 
(三) 鼓吹樂與橫吹樂
 
(四)  相和歌與清商樂
 
相和歌
 
清商樂
 
(五) 古琴音樂
 
1.《廣陵散》
 
2.《碣石調(diào)·幽蘭》
 
3.《梅花三弄》
 
4.《酒狂》
 
(六) 少數(shù)民族音樂和外來音樂
 
(七) 樂器
 
1.笛和羌笛
 
  2. 笳、角
 
3.琵琶
 
4.箜篌
 
(八) 樂律學的發(fā)展
 
  1.相和三調(diào)、清商三調(diào)和笛上三調(diào)
 
2.京房六十律、何承天“新率”和荀勖笛律
 
  3.古琴的純律問題
 
4.樂譜
 
(九) 音樂思想
 
嵇康和他的《聲無哀樂論》
 
五、  隋唐(581—960)
 
(一)概述
 
(二)民間音樂
 
1.曲子
 
2.變文
 
3.古琴音樂
 
(1)《大胡笳》和《小胡笳》
 
(2)《離騷》
 
(三) 燕樂
 
1.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和立坐部伎
 
2.大曲
 
(四)音樂機構和音樂家
 
(五)中國音樂的外傳
 
(六)樂器和器樂音樂
 
(七)樂律學的發(fā)展
 
1.俗樂二十八調(diào)
 
2.移調(diào)、犯調(diào)和“解”
 
3.記譜法
 
(1)敦煌樂譜
 
 (2)俗樂二十八調(diào)音高字譜
 
(3)減字譜
 
(4)律呂譜
 
六、 宋、元、明、清(960至1911)
 
(一) 概述
 
(二) 民歌和小曲
 
民歌
 
小曲
 
(三)詞曲音樂
 
1.詞調(diào)音樂
 
2.散曲音樂
 
(四)說唱音樂
 
1.鼓子詞
 
2.諸宮調(diào)
 
3.貨郎兒
 
4.蘇州彈詞
 
5.梨花大鼓
 
6.京韻大鼓
 
(五)戲曲音樂
 
1.雜劇
 
2.南戲
 
昆曲
 
京劇
 
(六)樂器和器樂音樂
 
1.古琴音樂
 
2.琵琶音樂
 
3.其他樂器和器樂音樂
 
(七)西洋音樂的傳入
 
(八)樂律學的發(fā)展
 
1.宋代的燕樂調(diào)的變遷
 
2.蔡元定的十八律
 
3.元曲六宮十一調(diào)
 
4.工尺譜: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論
 
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部分
 
一、  近現(xiàn)代傳統(tǒng)音樂的基本情況及新發(fā)展
 
(一) “五四”之前傳統(tǒng)音樂的基本情況
 
(二) “五四”時期傳統(tǒng)音樂的新發(fā)展、民間音樂家及其代表作品
 
城市小調(diào)、大鼓、評彈、京劇、評劇、越劇、民間器樂音樂
 
二、  西洋音樂的傳入與學堂樂歌的發(fā)展
 
(一)  西洋音樂文化的傳入
 
1.基督教宗教音樂的傳入
 
2.新式軍樂、軍歌的建立和發(fā)展
 
(二) 學堂樂歌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1.中國早期新型學校音樂教育發(fā)展概況
 
2.學堂樂歌的基本內(nèi)容
 
3.學堂樂歌的藝術形式
 
(三) 學堂樂歌的代表性音樂家
 
1.沈心工及其學校歌曲
 
2.李叔同及其學校歌曲
 
3.曾志忞的音樂著述及音樂活動
 
三、  中國近代新音樂文化的初期建設(1916——1927)
 
(一) 音樂社團及專業(yè)音樂教育的發(fā)展
 
1.社團: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上海大同樂會、北京國樂改進社。
 
2.專業(yè)教育機構:北京女子等師范學校音樂科、上海??茙煼秾W校音樂科、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
 
3.蕭友梅對專業(yè)音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貢獻
 
(二) 音樂思想、音樂理論研究與音樂學家王光祈
 
1.關于如何建設我國新音樂文化的不同認識
 
2.初期的音樂理論研究
 
3.王光祈及其音樂理論研究
 
(三)  音樂創(chuàng)作
 
1.新型歌曲創(chuàng)作
 
2.蕭友梅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
 
3.趙元任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
 
4.劉天華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
 
5.以黎錦暉為代表的兒童歌舞音樂創(chuàng)作
 
四、  音樂文化的發(fā)展與分化(1927——1937)
 
(一)  音樂教育事業(yè)的建設和發(fā)展和城市音樂概述
 
1.普通音樂教育的發(fā)展
 
2.專業(yè)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國立音樂??茖W校
 
(二)  音樂思想、音樂理論研究與青主的研究和批評
 
1.音樂思想和音樂理論研究概述
 
2.青主及其音樂研究與理論批評
 
(三)  國立音樂??茖W校師生們的創(chuàng)作
 
1.黃自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
 
2.“音專”其他音樂家及其創(chuàng)作
 
青主、應尚能、周淑安、李惟寧、陳田鶴、劉雪庵、江定仙。
 
(四)  “左翼”音樂運動及聶耳等人的音樂創(chuàng)作
 
1.左翼音樂運動的開展
 
2.聶耳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
 
3.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幾張曙、任光、麥新、呂驥等人的音樂創(chuàng)作
 
五、  音樂文化的多元時期(1937——1949)
 
(一)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音樂概述
 
(二)  賀綠汀、冼星海的音樂創(chuàng)作
 
(三)  江文也、馬思聰?shù)囊魳穭?chuàng)作
 
(四)  鄉(xiāng)土氣息的歌曲、秧歌劇和新歌劇及其音樂家
 
(五)  該時期其他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和對傳統(tǒng)音樂的研究
 
譚小麟、丁善德、桑桐、楊蔭瀏
 
西方音樂史部分
 
一、古希臘和古羅馬音樂
 
概述:古希臘文化藝術的繁榮期和音樂的成就
 
(一)古希臘音樂的特點
 
(二)常用樂器
 
(三)音樂理論
 
(四)古羅馬后期基督教音樂的興起
 
二、中世紀音樂
 
(一)概述:中世紀的時期劃分,與古代文明的聯(lián)系,對中世紀的認識。
 
(二)格里高利圣詠
 
(三)復調(diào)的興起
 
從9世紀末的奧爾加農(nóng)到13世紀的經(jīng)文歌
 
(四)世俗歌曲
 
法國游吟詩人
 
德國戀詩歌手
 
(五)十四世紀“新藝術”
 
馬肖、蘭迪尼
 
三、文藝復興時期音樂
 
(一)概述:文藝復興的時期劃分和定義,人文主義,對音樂的影響。
 
(二)文藝復興早期
 
第一階段(15世紀初):勃艮第樂派,代表作曲家杜費、班舒瓦
 
第二階段(15世紀中后期):佛蘭德樂派,代表作曲家奧克岡、若斯坎、拉索
 
第三階段(16世紀中葉):羅馬樂派,代表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
 
第四階段(16世紀下半葉):威尼斯樂派,代表作曲家維拉爾特、A·加布里埃利
 
(時間,地點,人物,風格特點)
 
(三)世俗音樂的發(fā)展
 
意大利牧歌
 
法國歌謠曲(尚松)
 
(四)宗教改革與反宗教改革的音樂
 
時間、原因、領袖、措施、結(jié)果
 
定義,新教圣詠(定義、來源、發(fā)展形態(tài)),帕萊斯特利那的風格和歷史貢獻
 
四、巴羅克時期的音樂
 
(一)概述:
 
(二)時期的劃分和詞源,總體特征。
 
(三)巴羅克音樂的特點
 
兩種常規(guī),通奏低音,單聲歌曲
 
(四)歌劇的誕生及其早期的發(fā)展
 
定義,從第一部歌劇的誕生到那不勒斯學派,英法德的早期歌劇
 
器樂的發(fā)展
 
(五)弦樂器為主的器樂曲
 
(六)巴羅克晚期的幾位大師
 
拉莫,D.斯卡拉蒂,維瓦爾第,亨德爾,巴赫
 
五、古典主義時期音樂
 
(一)前古典時期的歌劇
 
1.格魯克和他的歌劇改革
 
歷史地位,改革的基本原則,改革的主要措施,代表作品
 
2.喜歌劇的興起與繁榮
 
定義和特點,意大利喜歌劇,法國喜歌劇,德奧歌唱劇,英國民謠劇
 
(二)前古典時期的器樂
 
奏鳴曲和奏鳴曲式,室內(nèi)樂,協(xié)奏曲,交響曲
 
(三)海頓和莫扎特
 
1.海頓生平要點
 
2.創(chuàng)作要點
 
3.莫扎特生平要點,創(chuàng)作要點
 
(四)貝多芬
 
1.生平
 
2.創(chuàng)作分期(三個時期的特點和代表作)
 
3.創(chuàng)作要點:交響曲
 
六、浪漫主義音樂
 
概述:時期劃分,與古典主義的關系,浪漫主義音樂的特點。
 
(一)七位最典型的浪漫主義作曲家
 
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肖邦、李斯特、柏遼茲、勃拉姆斯
 
(二)浪漫主義歌劇
 
1.德國
 
2.法國
 
3.意大利
 
(三)民族樂派
 
1.民族樂派產(chǎn)生的原因,基本特點,與浪漫主義的關系。
 
2.俄羅斯,捷克,挪威,芬蘭
 
(四)世紀之交的音樂
 
1.法國印象主義:德彪西、拉威爾,
 
2.德奧晚期浪漫主義:馬勒、R. 施特勞斯
 
3.真實主義歌?。厚R斯卡尼、萊昂卡瓦洛、普切尼
 
七、20世紀音樂
 
(一)概述:與19世紀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時代特點,兩次高潮,三個階段。
 
(二)表現(xiàn)主義:定義,特征,勛伯格:三個時期,作品舉例
 
貝爾格與韋伯恩:各自特點
 
(三)新古典主義:特征,
 
斯特拉文斯基:三個時期,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作
 
(四)民族主義:定義與特征,巴托克
 
三、題型結(jié)構:
 
一、名詞解釋(10小題 每題3分 共30分)
 
二、單項選擇(10小題 每題1分 共10分)
 
三、簡答題(5小題 每題10分 共50分)
 
四、論述題(2小題 每題30分 共60分)
 
四、參考書目
 
《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劉再生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中國古代音樂史》,鄭祖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修訂版),汪毓和著,人民音樂出版。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孫繼南、周柱銓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
 
《西方音樂通史》,于潤洋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西方音樂史》, [ 美 ] 格勞特、帕利斯卡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西方音樂史略》,李應華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歐洲音樂史》,張洪島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
 
《現(xiàn)代西方音樂》,鐘子林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歐洲音樂簡史》,錢仁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文標題:齊齊哈爾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yjs.qqhru.edu.cn/info/1004/2106.htm
 
以上就是“2022考研大綱:齊齊哈爾大學708中外音樂史202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考研大綱信息,請持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

X

掃碼添加獲取各院校復試名單及錄取名單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nèi)容除非來源注明研線網(wǎng),否則內(nèi)容均為網(wǎng)絡轉(zhuǎn)載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由本站編輯整理發(fā)出,僅供個人交流學習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責任編輯:劉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