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 4.0 大潮
中國工業互聯網蓬勃發展,制造業大進化
工業4.0概念由德國提出。而近幾年中國在數字工業領域開足馬力,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正在快速興起,并掀起了一輪信息化革命浪潮。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已達到2.13萬億元,同比增長47.3%。預計2025年,這一數字將突破5萬億元。
隨著中國5G的快速發展,工業互聯網亦將發展提速。中國企業在工業網絡、安全、系統集成、平臺自動化、軟件大數據、工業云等工業互聯網涉及的各領域都呈現較好的發展勢頭。已經不少中國工業互聯網企業具備了創新技術、平臺和強大的實戰能力,為企業降本提效、技術升級和全面實行數字化的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為落實中央關于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重要指示,基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工業基礎雄厚,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豐富,11月24-27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 DMP大灣區工業博覽會旗下的“大灣區工業互聯網主題展”, 聯合兩大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匯聚全球技術資源、產業資源、合作資源,為工業企業提供集展示、體驗、服務、交流對接四位一體的展會平臺,這將是中國“工業互聯網”領域內規模大、級別高、含金量高和影響力大的工業互聯網展會。
群英薈萃,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
作為全國規模大、輻射廣、影響力強的工業互聯網展,本屆DMP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展(hlw.dmpsz.com),經過6個多月時間綜合遴選出了100多家國內具創新性和成長性的工業互聯網領域企業,大部分為龍頭企業,并承建國家級、省部級工程實驗室及技術中心,榮獲優秀大數據案例及科技進步等多個獎項。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騰訊、格力、富士康、華工、華龍訊達、云鏑、中和互聯、黑湖智造、蘑菇互聯、邁艾木、東土、嘉泰智能、美云、模德寶、滴普科技、珞安、斯凱普斯、創新奇智、數設、益普、輕網科技、鼎捷、攜客云、瑪斯特、江門云科、寶安區、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等參展企業。
聚焦應用,特色專項活動
作為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互聯網能讓生產端到終端的整個鏈條中每個環節的資源和服務高度聚合,以市場為導向,提高整體效率,從而避免了各自為戰、重復浪費的情況發生。因此,工業互聯網的產生與發展為工業的轉型升級開辟了新路徑。
展會期間,匯聚國內外優秀專家、企業和創新資源共同助力打造多場“智庫級”工業互聯網高端論壇活動,大會包含主旨報告、多場專題會議,專家考察、專題對話、創新成果對接交流等系列活動,包括產業集群數字化企業現身說法對話、廣東省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工作總結、廣東省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標桿授牌、國家與廣東省工業互聯網政策深入解讀、工業互聯網轉型升級供需對接會等,建立政府、企業、產業聯盟等多層次溝通對話機制,直面工業互聯網專家,分享工業互聯網智慧,并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從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5G+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方面展現應用場景方面展示前沿成果,推動資源對接和項目落地。
未來可期,多項成果落地案例展示
展會期間,將在來自工業互聯網相關行業企業代表、技術專家等共同見證下,將發布多項應用成果案例,包含“5G+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綜合解決方案,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案例展示等,全面提升數據作為核心生產要素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的能力,加速流程再造、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生產效率,能夠大地激發生產力乘數效應,形成新的生產關系,培育新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
目前,國內眾多工業互聯網企業在幫助制造業實現智能化轉型方面已經有了很多成功實踐,工業互聯網與生產設備、質量管理、協同管理、能耗管理、運營管理等進行融合,把過去沉淀下來的產業基礎數字化、智能化,實現協同共享。譬如通過互聯網,軟件、生產控制計劃、自動排產,未來企業不再只是簡單的自動化生產,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設備便能清楚了解生產進度、加工質量的智能制造;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并以此延伸到運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管理,包括生產單元(車間、產線、設備)實時監控;在生產現場,利用機器人和A I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快速繼承熟練工人技能,滿足企業小批量生產的需求。基于大數據的產線智能檢測解決方案,實現了運行數據的實時抽取和建模,并將操作異常檢出率提升26%及關鍵點位異常檢出率提升33%;設備遠程運維,產線數字仿真,廠區能源管理,智能生產看板,企業經營看板……
在經濟風雨飄搖、仍處深度衰退之際,中國經濟能夠率先企穩、反彈,也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助力。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是一個推動工業體系變革、帶動產業轉型提升、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是順應技術、產業變革趨勢,加快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的客觀要求。更是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本次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展的舉辦,將為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文章轉自鑄造產業網